- · 《电视研究》投稿方式[11/04]
- · 电视研究版面费是多少[11/04]
能培养出高分学生的就是好老师吗?激发学生内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思考1 思考3 要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,老师的正确做法是既要有差别,也要有统一。 在这部电视剧里,被大多数人视为复杂难懂的数学变成了一门生动的学
思考1
思考3
要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,老师的正确做法是既要有差别,也要有统一。
在这部电视剧里,被大多数人视为复杂难懂的数学变成了一门生动的学科,原来数学能这么有意思,连交通事故都能通过数学建模预测出来。而现实生活中,很多孩子钻研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。那么,怎样才能让他们爱上数学呢?
“原来数学这么有意思!”一部充满数学元素的“穿越剧”《天才基本法》让观众禁不住感叹。以一个数学老师的角度来看,我之所以追剧,除了剧情暖心又治愈的基调,还有剧中很多的桥段都给观众呈现了“数学的好玩”“数学的有用”。
龟兔赛跑的故事是这样说的:锲而不舍的乌龟跑赢了打盹儿的兔子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努力,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。但这终究是故事,而且这种结果只会发生在兔子打盹儿的情况下。如果兔子不打盹儿,乌龟几乎没有机会跑赢兔子。回到电视剧中涉及的数学研究上,非常不幸的是,没有数学和逻辑思维天赋,数学研究很难搞得好,或者说世界顶尖的数学家,其数学和逻辑思维天赋都是非常高的。
数学确实“好玩”。除了剧中的“孔明棋”,好玩的数学游戏还有很多,比如:九宫格、算24、华容道、鲁班锁、九连环、七巧板……再比如,我们在某个综艺节目中看到的“数30”的游戏等。这些游戏可不仅仅是“游戏”,实际上它们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几何学、拓扑学、运筹学、图论等多门学科。数学“好玩”,但是要“玩好了”可不容易。数学教育家许莼舫用100步解开了华容道的“横刀立马”摆法;后来,日本又有两位游戏专家分别用85步和83步把曹操方块成功移到了最下面中间的位置;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,有人用计算机发现了用81步就可以解开“横刀立马”的方法……一个小小游戏的步骤简化,里面满含的都是数学的推理、演算。
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校长 牟成梅
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,尤其是在青年时期,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赋,然后从事自己最擅长、最感兴趣的工作,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,在这条赛道上不行,在另外一条赛道上可能就非常出色。
思考4
北京市牛栏山一中教师 杨剑锋
来源:北京日报
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比拼成绩更重要
这部电视剧中出现了两种对比鲜明的老师,一种是通过严格考试层层选拔学生、最后激励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;另一种是将知识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、教学生探索未知,但表面看上去却“一事无成”的老师。真正的好老师应该什么样?他们会怎样教育学生呢?
这些年来,我长期从事教育研究工作,这个例子在我所做的大面积调查中具有普遍性。事实上,成功的教育不会是一蹴而就,可很多家长却急功近利,希望自己的孩子马上能上好学校、马上能出好成绩,甚至单纯地认为只有那些严格抓考试的老师才是好老师。
(原标题:能培养出高分学生的就是好老师吗)
凭天赋高低就能判定能否成功?
这部电视剧中,有的人认为成功最重要的是天分,没有天分的人不如早早放弃。但也有的人认为,起跑线不同,只要尽力了,哪怕就尽力一次,对于天资平平的人也非常了不起。天赋高低在成功道路上能起到决定作用吗?
电视连续剧《天才基本法》提出了一个多少年来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,那就是——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?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,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。我想结合亲身经历,谈谈自己的想法。
让乌龟去和兔子比谁跑得快,除了输很难有别的结果;但是,比游泳呢?大概兔子就只能望水兴叹了。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
北京十八中高三年级组长 甄兆敏
学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?
这部电视剧里有个情节:数学天才即使做错事老师也会视而不见,只是因为其学习成绩太过拔尖;但“差生”犯了错却会被老师请到办公室进行教育。在现实中的学校,老师应该这样区别对待学生吗?
“优生”和“差生”该不该区别对待?
电视连续剧《天才基本法》近期热播,虽然褒贬不一,但其中涉及的教育话题引人深思。当今时代,好老师的标准只是能培养出成绩优秀的学生?让孩子钻研数学难道就是为了应付考试?该不该区别对待学生?单凭天赋高低就能判定一个人未来能否成功吗?
应摘掉有色眼镜因材施教
文章来源:《电视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ianshiyanjiu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8/4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