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电视研究版面费是多少[11/04]
- · 《电视研究》投稿方式[11/04]
电视研究论文选题(广播电视学论文选题)(4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随后就会问:你读的是什么专业? 当你说学经济, 哇~真有钱! 你说学建筑, 哇~真彪悍! 你说学哲学, 哇~真深邃! 你说学物理 , 哇~真学术……
随后就会问:你读的是什么专业?
当你说学经济,
哇~真有钱!
你说学建筑,
哇~真彪悍!你说学哲学,哇~真深邃!你说学物理 ,哇~真学术……我一直想找个机会翻身,谁不希望别人刮目相看呢?甚至我还想到四年以后父母一改往日的戟指怒目、冷言冷语为满脸微笑、嘘寒问暖。自己也从低首下心转为趾高气昂……找不到方向的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典藏云集的图书馆,这里安静得让我下意识的蹑手蹑脚,我就像融入大海里的一滴水,悄无声息,无人察觉。在这里学习的同学不是准备考研就是准备考公。
找个空位坐了下来,我比较爱看小说,顺手把包包里那本余华的《兄弟》摆在了桌上,与其说是看书,倒不如说是体验这里的书香气……
坐下以后,我便不再突兀,用眼角余光打量着周围的同学和环境,因为大多埋头学习,所以看不到他们的正脸,但我发现这里没有当下很炸街发色,没有奇装异服,都是极简装束,个个手不释卷,这种浓郁的学习气氛着实感染了我……
是时候干些正事了。当年我们学校的就业率不算低,按照以往就业率评估,我这个中等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,我不想把精力耗费在最基础的事情上。
至于研究生,我不太奢望,我深知英语是我软肋,还有智商这块也是硬伤。
而司考比拼的既不是英语也不是智力,而是毅力、耐力和体力。对我而言,这些都是轻伤。
这个念头就像雨后春笋一样,想着想着就萌发了。
夜幕低垂,肚子发出了,该吃饭了,出去喂饱了肚子,我又回到了图书馆。
我深知这个考试的庞杂程度:15门专业学科,360万字的教材,300多个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,超过200万字的真题,700多万字的基础阅读材料....这个文字量早已超越了人类的记忆极限。
年轻就是资本,我要试试。
可能我天生就具备财务工作的思维,本着压缩成本的理念,所有的备考资料我买的都是二手的和daoban的。
刚开始每天戴耳机听讲义,听得多了担心影响听力,公共场合又不适合外放。我急需一个私人自习室。
我从教室里偷偷地搬了一套桌椅放到同层消防通道的缓台上。
之前我观察好了地形,正常情况下,这里基本没人通过,很安静。我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这个“高地”,便拥有了这个“私人自习室”,从此再不去图书馆占位置了。
当时并不知道,这为后的“捡漏”奠定了基础。
在这里任何讲义都可以外放,晚上用充电台灯照明。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,就连蚊子也很喜欢这里。
打这以后,与毕业无关的课我基本都不上了,在我的私人自习室里专心备考。
我跨专业进军司考这个消息竟然传播得比奥密克戎都快,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了,我一度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我身边安插了眼线。
随着考期临近,我在寝室的时间越来越短,和室友的亲密度也与日俱减。
有一天,我发现楼下的相同位置有人在背英语,我知道,这是遇到同门师兄(弟)了。
题主问: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?
在这里我来回答你:我捡过最大的漏就是楼下这位,因为后来他成了我老公。
就这样,他在五楼防火通道听英语,我在八楼防火通道听法条,我知道楼下有个他,他知道楼上有个我,期间没有任何交集。
暑假期间,校园里冷冷清清,有一天电闪雷鸣,停电,停网,他从步梯上来,主动和我打招呼,那是我们第一次对话,他镜片后面波光流转,儒雅斯文,很符合我的审美,我的肾上腺素“噌”的一下飙升…
他知道我准备参加司考,我知道他正准备考研。作为同盟,互留了联系。
自学了一年,大三那年的9月24日,全国司考拉开了帷幕,我整理好心情步入考场。
就在大家都紧张答题的时候,我的肚子却不争气地疼了起来,三小时我觉得异常的漫长,当我请假去卫生间的时候,我就知道考试结果了(司考的题量,三小时一动不动能答完都不容易)
出了考场,我心里五味杂陈,搞不清是长久以来的压抑终于得到解脱,还是对努力付之东流的失落。
同门师兄来看我,我用力挤出了十分之一的笑容,他安慰我:你还给不给法学的留条活路?你个治安专业的还来抢法学的饭碗,能那么容易嘛!他鼓励我振作起来,大不了再来一次。
我再次入驻我的私人自习室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复习。
期间他成功考研,离开了他的私人自习室,读研期间却兼职我的“私人送餐员”。
文章来源:《电视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ianshiyanjiu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8/448.html